分享這些工作與生活的心情所得,是對不同生命面向的究探與思索,總企盼我們,相互尊重、相互關懷;一起學習、一起反省。在生命的旅程上,我們應嘗試降低「服務」、「幫助」別人的慣性思考。因為,「服務會形成行為控制」、「幫助會造成心理優勢」,「完全服務就完全控制」、「絕對幫助就絕對優勢」,別忘了我們都有無法移除的私心與支配的慾望,讓我們一起學習:快樂的做麵包,做聰明的傻瓜!(施明煌
2003/01/31)
回觀,這三年多來喃喃自語式的敘說,從喜願週記開始,逐漸延伸到各種生活層面的情緒發抒,及至最近開始的「319旅行事誌」,不自覺地讓喜願週記加入了不同元素,
呈現出不同地樣貌;不僅紀錄了麵包坊的成長轉折,也同步書寫在地
人物的生命故事與對歷史的關懷。對個人
而言,是在體力與時間上最嚴峻的考驗,這也是三年多前所始料未及的。
不過,這段生命學習的旅程也正對應了:「世事,開始總是在意料之外,結束卻都在意料之中」;只是不知道最後的終點會停在哪裡?旅行是如此,生命更是如此。「凡事,盡心盡力,把結果交給上帝!」 這是我現在最想說的話。
(施明煌 2005/12/16)
2007年11月在通貨環境的壓迫中,我們再一次選擇不同的道路:「麥田狂想」-推動本土小麥契作計畫,五年來面積與產能不斷擴大,運轉的核心與關懷的對象也從「身心受限的朋友」加入「農事的勞動者」,更意識到台灣農糧自主嚴重傾斜的癥結。2011年8月「喜願大豆特工隊」成軍,以「春秋紀事」的豪情,開展春秋輪作計畫,為喜願麵包定根於農村注入一股堅實的力量。
2011年9月我們將「喜願麵包」、「喜願小麥」、「喜願大豆」歸併為「喜願社區協力農業營生群組」(Rejoice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Living Group),著力於「身心安頓」、「樂道安貧」、「穩實安命」的追尋;已成為喜願麵包第二個10年的目標。而「把資源放在需要的所在,不是放在賺錢的地方」更是喜願麵包發展的自我惕勵!(施明煌2012.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