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開台祖先楊運裕於清乾隆年間,偕同弟兄運等、運楚、運權四人渡台拓墾,落腳於牛罵頭(清水古名)西勢庄,運裕膝下有咸曲、咸仙,而咸曲育有舒崑(55號宅)、舒霧(53號宅)二子,咸仙則只單生獨子舒獻(41號宅),至清同治年間咸曲、咸仙兩弟兄共三房分家立業,並遷居社口擘建楊家三大宅院,也開啟了楊氏家族三大房由勤於耕讀、轉進商賈議政的契機,從而成為台中清水的名門望族。
1882年(清光緒八年)舒霧房下楊金波(本名芳西)首開功名,爾後文風鼎盛,楊清珠(本名克湖)並倡辦義學,致力於文教不遺餘力,使清水在西濱邊陲地帶展現出一股中部海線特有的文化活力。而近代最令人傳頌的莫過於傾盡家財,畢生從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被譽為「台灣獅吼」的楊肇嘉先生。
楊家宅群正面對向鰲峰山,方位座西朝東,三宅外牆無形中劃出一條筆直的建築基線,並立於海濱路上。楊家三大院落的式樣雖有差異,但建築形制整齊一致,皆為單進多護龍三合院,建置內外雙院門,將宅院內部分為內埕、外埕,院外則為共用寬闊廣場與生活的空間,三幢院落間均保持寬敞的棟距,具有通風、採光與防火的功能
,但三幢宅邸中以41號宅院建築面積最大。
1935年(日據昭和10年)4月21日清晨6點2分,新竹、台中一帶發生7.1級地震,
楊家無法倖免於難,41號宅嚴重損毀,53號宅左右護龍、圍牆倒塌、55號宅損害較輕;而如今楊家三幢宅邸為1937年(日據昭和12年)重建或修復後的樣貌。
41號宅由楊澄若房下楊肇嘉三兄弟(緒助、天賦)和侄子松齡合力重建,因受楊肇嘉旅日的影響,採取西方建築的風格,護龍使用較新穎的磚造混凝土構造及大量的洗石子裝飾(院牆窗飾、洗手台),但正堂仍維繫傳統棟架的工匠風格,左護龍則以騎馬廊銜接外護龍,所有的門窗均是當道流行的幾何風格的窗櫺與大正窗型。
53號宅在地震災後(1935年)由楊丕若號召兄弟整建正堂與護龍,
形制上迄今維持原貌。53號宅正堂擺設莊嚴典雅,門楣上有多幅日據風尚的流行彩繪,
且保留大木桁架、斗拱與傳統工藝裝飾,沿用清光緒年間的門板書畫彩繪,遺憾的是正堂壁板彩繪已因後代自行粉刷所覆蓋。護龍則使用改良牆體不作馬背山牆與泥塑花飾,但仍維繫燕尾屋脊,而內牆則以釉瓶漏窗,粉刷上白灰泥,凸顯出不凡的裝飾品味。 1999年921大地震,左右護龍受損,左護龍已由楊少伯先先生修復,但右護龍燕脊與脊堵塌陷未聞修復計畫,對應成一幅不協調的景象。
55號宅。無法形容這種凝歛的氣氛,走進宅院內,有一股特別的安靜與沉默;似乎表達一種對歷史噤聲的抗議。
55號宅是楊家三幢建築群中唯一沒有燕尾脊飾的宅院,以傳統卵石為牆基與斗砌的磚牆,正堂門扇是木刻螭虎圍爐漏窗雕飾,素雅古樸,屋架採穿斗式桁架,亭廊斗栱工藝精實。可惜正堂內的許多重要文物不是散失就是被偷竊一空,而左外牆921坍塌後,屋主似乎也不想再修復了。
「要是房子能夠用搬的啊!也一定早就被偷走了!」這是古厝主人最常見的無奈與控訴。
拜訪清水海濱路的楊家建築群,在4月22日在53號宅與楊少伯先生完成楊氏家譜的探索與釋疑後,劃下心中快樂的句點。也
開始進入另一個啟點-書寫與整理圖像紀錄。
回顧半年來(2005/11/27-2006/04/22),前後探訪揚宅五次,從只能在門外徘徊的「遊客」到敬謹地進入正堂記錄每個細節。而讓53號宅開門的鑰匙竟是等待;就
是不知道他那個時候願意開門,只有等待,再等待。
或說與楊宅是「巧合」或「安排」;不過,這一次,我寧願選擇「命定」說!
阿達碼2006/04/24 彰化芳苑
請另參考延伸閱讀:
夏季學校:台中地區家族與歷史研習營-楊肇嘉與台灣政治社會運動
/ 張炎憲。
教育部-
走讀台灣-清水楊氏家族中重要的人物:楊金波;楊清珠;楊清和;楊清俊(梧棲);楊肇嘉;楊基先;楊基實(沙鹿)。
楊肇嘉回憶錄 /
楊肇嘉著-三民書局(2004)。
楊肇嘉留真集-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04)。
台灣記事 /
莊永明-
楊肇嘉。
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台灣歷史辭典-楊肇嘉;楊天賦。
台中縣文化局-清水社口楊宅。
沙鹿高工-海線風情畫-社口楊宅。
台灣的園林宅第-清水楊宅/
張運宗。
上圖: 2006/01/14 攝於臺中清水海濱路楊家建築群組之55號宅鐵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