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古蹟「佳冬蕭宅」,為台灣傳統民居建築中碩果僅存的五堂大屋,也是屏東縣唯一以宅第類列名古蹟的客家宅邸。而以蕭宅為中心,週遭尚有「敬字亭」、「步月樓」、「楊氏宗祠」、「褒忠隘門」
等古蹟,而廢置的「蕭家洋樓(馬廄遺址)」
更是全台少見的空心磚造洋樓。高密度的客家先民歷史遺跡,使佳冬鄉在文化資產上傲視
屏東其他鄉鎮。
「佳冬蕭宅」於1994年進行修復研究與計畫,1998年屏東縣政府委託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蕭宅修護監造,歷時五年,2003年峻工,2004年6月27日對外界開放(註)。由於位在17號省道附近,交通便捷,更是研究南部客家圍攏建築與喜歡傳統古厝同好的必訪之地。
「佳冬蕭宅」佔地0.4公頃,面寬29.6公尺,縱深67公尺,基地呈縱長型。在平面配置上採「回」字型,建構成完整封閉的客家圍攏屋,充分顯示客家民居中所強調的「內聚性」與「防禦性」。在安全佈局上,外圍橫屋形成一道屏障,便於防守外力侵略,而宅內堂屋與橫屋透過騎馬廊左右貫通,橫屋開口全朝向中央內埕,每一堂的院落自成一個小型生活空間,既獨立又可緊密結合,讓家族分合充滿彈性又不規矩。
而空間的組成,則採「內親外疏」、「步步高升」的手法,從第二堂(勤業堂)的開闊寬敞,到第三堂(繼述堂)轉換成較隱密的迴廊空間,及至第四堂(明德居)的內斂與隱私,空間格局由大轉小,屋頂採由低轉高(地勢亦同),而以第四堂(明德居)的高度最高,空間也最私密,成為宅群的核心。而這種嚴謹的概念可以從鳥瞰影像中一目了然,也是「佳冬蕭宅」重要的建築特色之一。
雖然「佳冬蕭宅」曾經歷不同年代的擴建、改建,而成為今日現貌,但蕭家均維繫著客家人不好浮誇的樸實民居風格,興築選材因時制宜,層次分明,外觀和諧圓融,動線流暢協調。在建築工藝與裝飾的表現,則集中在第二進(勤業堂)與第三堂(繼述堂)的木雕、石雕工藝上,尤其是第三堂(繼述堂),門畫代表福祿壽的「仙翁與鶴」、「仙姑與鹿」彩繪,經歷百餘年風華,色樣古樸溫潤,已成為蕭宅的招牌畫面。
第一堂為門廳(堂)面寬五開間,為巴洛克風格立面山牆,中央山牆為卷草泥塑,山牆上塑雙獅戲球,毛莨葉落水口與仿托木的洗石子工法,目前樣貌係在大正時期所整建。第一落是蕭家討論事務與接待會客之處,左次稍間則為蕭家昔日營業處所,簷廊下放置石椅供客人歇息等候,是蕭家商辦的主要空間。
第二堂內埕院牆與牆體以素雅的白灰牆為基調,呈現客家特有的簡樸風格,院牆左右對開「八卦門」與「書卷窗」,「八卦門」是取「八葉流芳」之意,「書卷窗」則是顯露晴耕雨讀與書香傳家的精神,「竹節」窗櫺則代表「志節」的意象表徵。第二堂後方屏門門樘有金飾芭蕉玉兔的門閂,四扇屏門腰堵上分別雕以牡丹、荷、菊、梅四種花卉圖案,象徵春夏秋冬,金玉滿堂,裙堵則雕有螭虎圍爐,處處喻涵「福」意。
第三堂為主堂,門額上橫書有「繼述堂」三字期勉子孫,堂內供奉天地君親師,儒道色彩濃厚,據說此一供奉型態為廣東潮汕一帶傳統的信仰。正面木石雕飾繁複華麗,門框以木雕花罩點綴,與第二門背面的門框花罩與金箔木雕相對應,是蕭宅細部雕飾藝術的菁華所在。
第四堂為花堂,門額上橫書「明德居」,左右次間為族中長輩的居室,設有四扇木屏門,全為木材原色,與第二、三堂相較之下,呈現樸素簡約的風格。而第五堂與左右橫屋是最後加蓋的,堂內儲存農具雜物,院埕寬敞,昔日為曝曬稻穀之稻埕。但左橫屋部份改建為三層鋼筋混泥土樓房,影響圍龍的完整格局,也與五堂大屋的傳統建築形成強烈的對比,十分突兀。
「佳冬蕭宅」目前由「蕭家祖屋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營運,主委蕭義雄為管理代表,也是假日輪值的定時解說員之一,在4月8日(日),一年半後的再會,蕭義雄依舊熱誠風趣,而蕭家後世對維護祖厝的使命感,實應被社會所肯定與鼓勵,因為這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阿達碼 2007/04/28 彰化芳苑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古蹟建築-佳冬蕭宅。
屏東文化局-歷史古蹟-佳冬蕭宅。
佳冬蕭宅 呈現建築之美(「百世教育雜誌」157期2004年10月號)。
█
註:蕭宅開放外界參觀時間為例假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十二時至十四時為午休時間,非假日只提供團體預約,參觀票價全票五十元,兒童半票三十元,十五人以上團體票四十元,定時導覽解說。而原本為敦親睦鄰對佳冬鄉民免費的措施,因時常有冒稱鄉民的困擾,已在2007年2月取消免費優惠,而票價所得將作為蕭宅維護修繕的經費。
█ 感謝蕭宅旁的鐘錶行老闆的信任與協助始能完成鳥瞰拍攝,一覽蕭宅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