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願麵包」向大雅鄉員林村張文炎村長契作的一公頃小麥,已逐漸熟成,即將於4月1日(二)九點收成,並於當日下午進行「烘麥」的工作,麵包坊當日將停工一天,全員到大雅欣賞麥田熟成的景況,我們誠摯地邀請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前來分享我們收成的喜悅!
(位置圖)我們備有簡單餐點招待。
2008年農曆春節後,小麥穀物的價格又進一步波動,不過由於政府以「暫緩課徵營業稅」因應,使小麥(玉米、黃豆)的漲幅縮小,減緩二次加工業者與消費者的物價壓力。而台灣本土(台中大雅)種植的「小麥」,也隨這波風潮,使每年3月舉行「大雅小麥文化季」,受到各界高度重視。
台中農改場還在2008年2月29日召開「小麥田間觀摩會」從成本分析的角度,提供可行的思考。但台中農改場對小麥的改進與研究,在1990年間其實以「不具經濟效益與發展潛力」為由停止投入研發,幾乎和公賣局停止向農友契作同一時期,而今還是停留在「對價」的概念上,而哪天小麥又回跌了,試問要不要延續?今日台灣糖業的頓挫,無法再延續發展就是鮮活的事例。
而我們通常一般在看待「農作物」(不是農產品)時,習慣用工業生產線上「產品」的思維,似乎小麥「蛋白質、麥膠、澱粉」的調整,就像多加個開關、螺絲那般容易。這或許與我們習慣享用快捷的高科技產品有關,有時候聽一些農業官員對「小麥」的談話,就像在「放屁」一般;但是「放屁」卻又是名利雙收的捷徑。
台灣本島何時引進的栽種小麥並無確切的年代,早期中國移墾的先民大多做為輪作的作物,但產量少並非主食。即至日治大正八年(1919年)日本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在台北設立「麥仔酒廠」(台北建國啤酒廠),成為日治時期台灣唯一的啤酒廠。而當時台灣總督府從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沿海一帶推廣種植,各縣市(州廳)種植面積從300甲到5000甲不等,但小麥產量每甲(0.99公頃)農地,僅收成1.9石(129.2公斤)到6.4石(436公斤)(註一),天候、蟲、鳥害影響小麥的育成落差極大。
大正15年(1926年)日本在台北改良台灣稻米品種「蓬萊米」成功後,繼而在中南部試行栽種,產量與收益均佳,農民紛紛改種稻米,小麥種植急遽減少。國民政府遷台後,美國經援台灣,又為因應駐台美軍的食用需求,美國小麥成為當時進口大宗,而「中美合作」麥粉袋車製的內褲、汗衫,如今仍為50歳以上中年人時常緬懷的記憶。
依「台灣農家要覽」資料,民國63年(1974年)台灣小麥種植面積僅304公頃,以台中(大雅、潭子),彰化(二林、福興、秀水、埔鹽)為主。民國64年(1975年)後因政府公賣局釀酒(紹興酒、黃酒、花雕酒系列)外銷暢旺,改採「保價收購」政策,小麥種植面積再度揚升,其中以民國81年(1992年)1402公頃最高。民國84年(1995年)公賣局停止契作,政府停止保價收購,農友紛紛轉作。目前台中大雅的小麥,大多為金門酒廠契作的小麥,做為金門地區栽種小麥之用,品種為「台中選二號」;這是台中大雅種植小麥的品種「台中選二號」,不是台灣的總統選舉,不要誤會。哈哈!員林村一帶種植小麥的農友們,就以此相互調侃憑添生活許多的樂趣。
「喜願麵包」向大雅鄉員林村張文炎村長契作的一公頃小麥,已逐漸熟成,即將於4月1日(二)收成,並於當日下午進行「烘麥」的工作,麵包坊當日將停工一天,全員到大雅欣賞麥田熟成的景況,我們誠摯地邀請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前來分享我們收成的喜悅!
阿達碼 2008/03/20 彰化芳苑
註一:公制與台制單位的說明
面積:一公頃(10000平方公尺)接近1.03甲。
傳統計重:一石 = 十斗 = 6.795X10 = 67.95 公斤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台中區農改場-小麥生產改進試作田間觀摩新聞稿(2008/2/29)
聯合報民意論壇-台灣曾盛產小麥 何不恢復(2008/03/16丁崑健)
放屁-Harry.G..Frankfurt/南方朔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