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建築古蹟的朋友,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會醞釀出一種心情-「一幢古蹟建築,就像一位老朋友」,只要路過,總會不由自主地(甚至是專程)繞進去探望拜訪,關心近況;與佳冬「楊氏宗祠」就是這樣的一種緣分。
屏東佳冬「楊氏宗祠」為典型客家祠堂,建成於日治大正十二年(1923年)由楊氏渡海第七代楊家水、楊家連崑仲發起,號召內埔、車城與鄰近村里等地的楊氏宗親集資購地興建,為客屬楊氏宗親「崇本念祖」的中心。民國39年(1950年)遭颱風侵襲,正堂桁架與斗拱均操損壞,重修結構部份改由RC混凝土,但仍維繫原建之風格與佈局。
不過,民國79年(1990年)佳冬鄉公所實施都市計畫,竟劃定徵收楊氏宗祠全台獨有具傳統客家風水意義的「太極兩儀池」作為道路,後經楊氏子孫與在地曾貴海醫師、曹啟鴻省議員等多位關心文化古蹟之人士、客家社團極力奔走,終於民國85年8月通過列入三級古蹟獲得完整保留。但楊家配合在兼顧道路拓寬與完整保留的努力過程中,大門與左側圍牆已自動拆除,而留下殘破的遺憾。
由於已列入古蹟,管理委員多次提議修繕宗祠,但必須申請通過審查,宗祠在歲月等待中逐漸風化損毀。2006年10月楊雲岫嘗宗祠管委會申請修復,獲得縣政府核准(曹啟鴻擔任縣長)。但總工程款2390餘萬元,楊氏宗祠管委會需自籌款328萬8千8百元,由於公嘗並無資金,於是經決議出售佳冬段487號土地籌措經費,使整修工程在2009年動工,並於2010年11月20完工,2011年4月4日啟用。
楊氏宗祠為傳統二進四合院建築,位向東北朝西南,地勢前低後高,建築屋頂與地坪均採中央高左右兩側依序降低,中軸線均衡對稱,格局方正次序分明。門廳前設置半月池,微凹的月芽的池型正對門廳,內砌「太極兩儀」,營造出「陰陽和諧」、「生生不息」「藏風納氣」、「望水聚財」的風水佈局。
建築主體一進為門廳,面寬三開間,採雙凹壽門面設計,左右牆堵透雕窗飾、對看堵泥塑、洗石子工法花鳥書畫、柱頭上內崁的交趾陶藝與左右墀頭上「憨番抬厝角」,左右天井外牆以瓶身作為牆飾,具有穿透景深的視覺效果,裝飾題材豐富多元,極具傳統建築修飾之美。
正堂仍維繫1950年重修式樣,結構簡潔,擺設典雅莊嚴。前後燕尾翹脊上則以「象」、「龍」作為「脊塞」,脊堵上精緻剪黏工藝,華麗而生動。門廳與正堂構成祭祀內埕,地坪以紅磚舖飾,左右以「滿月門」為造型,為通往左右天井主要之動線,門牆上並作燕尾屋脊,天際中燕尾交錯充滿活潑動感,亦成為楊氏宗祠的建築特色。
然而施工(慶仁營造)與監造單位(樹德科技大學、吳奕德講師)均強調以「最小程度修復」與「不做過度修復」,但不幸地我們仍在重修的過程中發現因歷史圖樣佚失,在無據中以「臆測」方式施作,後再恢復重修前原貌的嚴重失誤。而在水車堵或柱頭上之交趾陶藝作品註釋故事與使用現代簡體字都是劃蛇添足之舉,也違反古蹟修護的原理與原則;往往古蹟重修的「門道」都消失在鑼鼓喧天的「熱鬧」中。
而楊氏宗祠雖獲完整保留,亦創下文化古蹟優於道路建設的先例,然而道路與宗祠如何尋求一個平衡點,仍是一個未獲得圓滿答案的難解習題。或許,這樣的畫面更應該留存著,見證台灣鄉鎮都市計畫中道路徵收的荒謬史實;而文字與圖像的紀錄也是另一種歷史的保存。
阿達碼 2011/07/09 彰化芳苑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客家傳統建築影像數位典藏網-佳冬楊氏宗祠
屏東縣文化處縣定古蹟-楊氏宗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