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邊鄉位於南台灣的屏東縣西南沿海地帶,為典型濱海鄉鎮,縣內面積第二小的鄉鎮,是南二高的終點。由於地理位置與熱帶性的關係,適合是漁塭養殖的地方,於1960年-1980年代,成為台灣漁塭養殖的最興盛的地區之一。
但常年大量超抽地下水導致林邊地層嚴重的下陷,從民國61年至88年(1972-1999)累積下陷高達三百一十二公分,沿海地帶常見伸手可及門拱、屋簷奇景,而鄉內許多傳統民居古厝因無法再居住而閒置荒廢。2005年的「六一二」,曾造成數千戶房屋淹水,全鄉交通、電力中斷,是林邊鄉有史以來最慘重水患。目前林邊増改建的房屋均以加高地基高度的消極性手段,以因應海水倒灌或風災雨季,「地層陷落」對林邊鄉而言似乎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由於地層下陷嚴重使得農田排水不易,不利於稻作,自民國56年(1976年),林邊鄉民開始嘗試在大鵬灣畔的崎峰村沿海一帶,栽種蓮霧;沒想到鹽分含量頗高的地質,加上自海上吹來的南風,竟
培育出「小巧玲瓏色澤紅潤」甜度極高風味鮮美的「黑珍珠」,名揚全台。目前林邊鄉的農地有百分之九十五種植,而成為林邊「黑珍珠」的傳奇。但這個傳奇的代價是非常慘痛的。
田厝村舊名「鴨舖」,傳統以「養鴨」聞名全台,但養殖業興盛後,許多土地均改為漁塭,養鴨已逐漸沒落,但目前仍有少數養鴨人家。田厝村在民族路一、二、三巷內有吳家、林家三幢古厝,均因地層陷落而荒置。
在一巷內的吳家古厝,目前僅存完整一條龍五開間格局,左右砌有「囍」字窗櫺,台度以洗石子崁貼彩磁面磚,裝飾華美,吳家古厝雖無居住功能,但整理清潔,後世保留古厝的用心是可以被看見的。
而二巷的林家古厝為林壁輝的宗親,為單進多護龍三合院,左右護龍對稱,內埕廣大,窗台以白色泥塑刻意裝飾成紅白飾帶的維多利亞建築風格,而牆體卻是石砌構築,選用材料非常特別。而淹水時留下污漬水線仍清楚留在台度上,被「拘留」在內埕泥沼地中土虱,仍在牆壁上留下許多掙扎的痕跡。對田厝村民而言,這種場景是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三幢古厝中以三巷的林家古厝規模最大,係林邊望族林坤的故居,其子林壁輝(1904-1974),戰後曾任高屏地區國大代表,赴南京參加制憲國民大會,嗣後擔任臺灣省參議員、第一屆臨時省議員,為當時林邊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林家古厝為二進式多護龍合院,五開間格局,方位坐東朝西,一進門廳左右各砌有「囍」字窗櫺,風化的書卷窗、綠釉花瓶難掩昔雍容,庭院中尚留有防空洞、花檯等工構遺址。由於長年浸泡在水中,雜草叢生,水中的「囍」字映影,在黃昏餘輝中透沁歷盡滄桑的淒艷。
阿達碼 2007/04/25 彰化芳苑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古厝的故事。
屏東縣林邊鄉公所-田厝村。
屏東縣地層下陷防治紀實。
地層下陷-環境資源利用的危機。
林邊鄉整體發展的分析與建議。
屏東縣文史線上出題自我測驗系統。
台灣歷史辭典-林壁輝。
2010.10.13 加註網友留言:田厝本來就是一個潮間帶下大雨或是台風就會淹水的地方這是路基和排水系統的加高而導致水排不出去不是地層下陷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