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八角樓」以屋頂平面分執八角而得名,興建於清到光27年(1847年),由鹽水「葉連成商號」葉開鴻所肇建,耗時十年,原為三進式大宅院,後有花園,
而葉家大宅在經歷鹽水市街改正、徵收、戰亂後,僅存「八角樓」閣樓兀自佇立。
葉家大宅第一進在昭和10年(1935年)鹽水市街改正中拆除部份,第二進則於昭和十七年(1942年)台灣總督府為紀念治台50週年,為建立「伏見宮貞愛親王紀念碑」與廣場遭拆除,房舍拆卸之建材由翁鐘五醫師購買,重建於鹽水武廟路旁。第三進「八角樓」因於1985年曾提供見宮貞愛親王下榻此處七天(1985/10/12-10/18),而成為宮貞愛親王征台紀念館。至於第三進後方的花園,戰後則由國民政府徵收興建郵局。
「葉連成商號」以經營糖業聞名全台,為當時鹽水巨富,葉家宅院的後方巷道,昔日即由葉家商號連接設立,因而以「連成巷」為名。葉開鴻之後四子(葉瑞西、葉百畝、葉春庭、葉澄波)中,以葉瑞西(1841-1912)才情最為出眾,為前清秀才,因晉捐有功,欽加內閣中書銜,賞戴五品文官,後任新竹縣儒學正堂,博賢群典,精通文藝,與楊式金、翁煌南合稱「月津三名士」。
1895年10月日軍由布袋港登陸,進攻鹽水,葉瑞西曾率義勇團作抵抗,終時不我與而歸降,葉家「八角樓」並提供伏見宮貞愛親王做為臨時御所。明治30年(1897年)獲總督府頒授紳章,任鹽水保良局長、鹽水港區街庄長、嘉義縣參事、台南縣參事。明治36年(1903年)與府城糖商王雪農、柳營劉神獄、翁煌南等人設立「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為台灣當時四大新式製糖會社之一。
「八角樓」整幢建築由12支約24尺長的大福杉,由一樓直通二樓,木構全部採用榫接,由大陸師傅興建,其他磚瓦、石、木材等建築材料,也因「葉連成商號」有與大陸通商之便,亦全部來自大陸。
「八角樓」樓高兩層,坐西朝東,屋頂以仿歇山式造型,並微做起翹,馬背山牆以「獅啣花籃」泥塑裝飾,左右兩側並有剪刀形「壁鎖」。正廳門面皆做凹壽設計,一二樓空間皆為一廳四房,使用大量精緻鏤空木雕為壁體。二樓設有迴廊,迴廊外陽台上設木製百葉窗,以調適西照的強光,現代感十足,且機構巧思充滿雅趣,而成為八角樓的視覺焦點。檐牆用雲母石玻璃鑲崁,迎接每日晨曦映射,可讓室內充滿光影韻律變幻的美感。而後牆堵龜形紋磚構成,左右各開對稱「石條櫺窗」、「竹節書卷窗」,腰堵則採堅固的花崗石疊砌,門樘上有「菊花石雕」門印,工藝精湛。
「八角樓」為鹽水地標建築與「鹽水蜂砲」齊名,更為台灣閣樓宅第之經典傑作。興建的年代正是鹽水港(月津港)全盛時期,昔日在樓上可西眺鹽水港景,更是鹽水鎮繁華與滄桑的活見證。2003年台南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後續並進行修復,於2006年2月完工。此次修復以「最小修復干預」、「真實性」、「舊構件再利用」為原則,工程採取「屋面解體仿作」、「木作局部修復」、「結構補強」,大體上仍保有「八角樓」古樸風貌。
但是,「八角樓」的風華重現,卻留不住「鹽水葉家」已逝去的年代!
阿達碼 2007/06/16 彰化芳苑
█ 請參考延伸閱讀
文建會文化資產入口網-鹽水八角樓。
台南縣月津文史發展協會。
台南縣文化局-歷史建築-鹽水八角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