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大宅-新協源」位於鹿港鎮中山路130、132、134號,三開間連棟式街屋(住商合一),俗稱「三坎三進二院」大宅,為台灣僅存於清朝時期三間店面內套合院的
街屋建築。
鹿港中山路昔日即為「五福大街」,昭和8年(1933年)鹿港實施「市街改正」,「新協源」正面改為二樓外部仿西式洗石子裝飾,成為今日
風貌,呈現不同階段的歷史景象。「新協源」面臨中山路的三間店舖,寬十五公尺(50尺)、深度七十公尺,總面積為300餘坪,配置上
的進身依序為「店舖」─>「深井」─>「照廳」─>「中井」─>「大廳」->兩道「隘門」;一進為店舖設「樓井」利於通風採光,二進為照廳為住家合院,三進為大廳,後面兩道「隘門」形成兩個院子,為昔日鹿港典型的防禦盜匪的工事設施。
「鹿港丁家」為典型經商致富而後勤讀出仕,成為鹿港的「書香世家」;鹿港丁家開台祖丁樸實道光年間來台,致力兩岸通商,家業初具規模。第二代丁克家繼承基業,設立「船頭行」,店號為「協源」,並移居鹿港五福大街(今中山路92、94、96號,稱為舊協源)居住,此時丁家以第三代六子丁醴澄(號壽泉)賜同進士出身最具代表性(1880年)。光緒十九年(1893年)因家族繁衍人丁日增,「舊協源」
已不敷使用,乃另向大街王後錦、王後隨兩人購買三間店屋(即今中山路130、132、134號,稱為「新協源」),並以抽籤方式決定大房、二房、四房居「舊協源」,三房、五房、六房搬至「新協源」,又由於丁家分家時所立<鬮書>中丁家厝屋有不得均分的契約規定,使建築格局得以完整保留。
日治時期「鹿港丁家」各房後世子女分別與「基隆顏家」和「鹿港辜家」的聯姻,使「丁協源」擠身成為社會菁英名流。彰化和美「默園」新文學詩人陳虛谷先生(1896-1965)即是與丁壽泉二子丁寶光之女丁琴英結婚,在丁家的照片可見「默園」成為歷史的背景。
「丁家大宅-新協源」在九二一大地震中,屋面塌陷、牆體龜裂已嚴重損毀,於2003年進行修復,2005年8月3日竣工開放,成為鹿港「熱門古蹟」。
對於一個曾經在1988年後,才真正脫離鹿港生活圈的彰化人,「鹿港」兩個字並不難寫,為什麼?寫「鹿港」卻是這麼難!
阿達碼 2007/08/12 彰化芳苑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彰化縣文化局-歷史與古蹟-鹿港丁家。
鹿港鎮公所-鹿港采風-丁家大宅。
書香世家-鹿港丁家-鹿港丁家老照片。
鹿港丁協源家譜(節錄)。
陳永軒-鹿港發展苦力群。
《鹿港丁家之研究》李昭容/左羊出版/200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