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七月盛夏的假日裡,多數人會選擇到清涼的山區避暑或是到海灘、浴場戲水消暑,但「319」鄉鎮的行腳仍是執迷於拜訪心儀的傳統建築,而無懼於烈日當空。
「戴氏宗祠」位於屏東縣佳冬鄉昌隆村,為傳統客屬聚落。而「佳冬」是屏東傳統客家庄-「六堆」中的「左堆」,也是唯一緊鄰台灣海峽的客庄。由於緊鄰林邊溪加上海運便利,海上經商貿易繁盛,為傳統「六堆」中最富有的聚落。「佳冬」閩客融合,有著鮮明的傳統人文景觀,更是目前屏東縣三級古蹟與民居古厝、宗祠保留最多的鄉鎮。
「昌隆村」舊名「昌隆庄」為紀念渡海移墾來台的開基者-戴昌隆,胼手胝足的苦心開創。「戴氏宗祠」供奉大陸原鄉嘉應州鎮平縣開基祖戴玉麟,後裔散居苗栗、新竹、桃園、台中,而戴昌隆拓墾屏東佳冬為次。佳冬昌隆村「戴氏宗祠」是目前台灣戴氏宗族中最具規模的宗祠,更是戴氏後世追懷先祖的中心。
「戴氏宗祠」重建於日治昭和10年(1935年),為二進式左右護龍形制,配置勻稱相互呼應,優雅的燕尾脊線飛揚於天際,前後廳屋脊上分別以「雙龍戲珠」與「雙龍拜塔」為脊飾,氣勢不凡。左右通廊簷牆上西式洗石子卷草勳章泥塑,巧妙地融入傳統合院建築中,金色的外飾更是十分引人注目。在格局上一進前廳為門廳,二進後廳為正堂,安放主祀祖先牌位,空間挑高寬敞,門廳與正堂間設內埕為祭祀空間,左右護龍廊間設護室,做為公嘗辦公、議事與私塾教學用途。
「戴氏宗祠」門廳大門門額上有戴氏堂號「註禮堂」,「註禮」的堂號源於遠祖為漢朝經學家戴德訂註禮記八十五篇號曰大戴禮,其姪戴聖註禮記四十九篇號曰小戴禮,戴氏後世則以「註禮堂」或「譙國堂」做為光榮的標誌,在正堂的廊柱的對聯也揭示了戴氏開宗古訓。
而宗祠正堂採三通五瓜抬樑式屋架,工構嚴謹與雕飾為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棟架上的彩繪則是名匠師陳玉峰的作品。棟架通樑上碩大的螭魚雕飾托木與屋架步通上垂花(吊筒)精緻細膩絕倫的雕飾,磁吸著視線而無法移動。步通上的象座、獅座與員光雕飾,充滿精采的故事與栩栩如生的人物與花鳥動物,則是令人目不暇給。
在台灣傳統鄉村中,充滿著許多像「戴氏宗族」拓墾和聚落發展的故事與充滿藝術價值的建築,而長期透過每一幢古厝的紀錄與書寫,在於串聯成台灣319鄉鎮的地方軼史,這個夢想正一步一步地實現中…。
阿達碼 2011/07/03 彰化芳苑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屏東縣佳冬鄉公所
儀式中的身分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中央大學研究生:戴正倫)
屏東六堆地區客家祠堂匾聯文化內涵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研究生鄧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