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台中-新竹大地震,對當時候台中-新竹一帶,存在的傳統建築確實是一次極大的嚴苛考驗,位於台中縣外埔鄉的劉定山宅,同樣地也遭受波及,左右護龍損毀。目前樣貌為1935年整修正廳,重建左右護龍的五開間三合院,前有半月池,後有花園的建築配置。
整建後的劉定山宅,展現精緻的屋構與典雅的彩繪工藝,而水車堵上的交趾燒陶藝,更是令人讚嘆。而且也融入洗石子的拱門、彩磁面磚、花卉畫畫、山門柱頭等日據時期的裝飾風尚。
劉氏以兩漢遺徽自許,福祿壽祝福後世子孫,沉靜莊嚴的廳堂供俸劉家祖先靈位,埕院前用卵石排列成八卦圖案,傳說劉宅的基地為蟾蜍穴,外埕需用卵石以幫助靈氣的流動(有的說法是蟾蜍需要呼吸!^++++^
)。
劉定山宅建構在外埔三崁村的高地上,可以鳥瞰整個外埔聚落,且宅第隱身於樹林之中,實在很難察覺這裏面有一幢高雅古宅合院,加上進入劉宅需經過一條五十公尺窄小自有道路,只要固守通道,進入劉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竊賊還是偷走了劉宅的正廳的太師椅,自此劉家為避免麻煩,乃正式婉拒外界的參觀。
而這種遺失家族先人傳承的器物,正是目前留守傳統宅居人家,最大的痛苦,希望大家能夠多給予理解與體諒。台中縣外埔鄉公所把劉定山宅列入「景點一日遊」,只是會憑添劉家無謂的困擾。
阿達碼 2006/02/19 彰化芳苑
註:
按劉家家譜記載,劉家來自廣東梅縣,生於清道光29年(1849年),劉捷山自幼身高體碩,愛好武學,無師自通,16歲時拜苑裡文秀才羅秀真為師,文武雙全,於光緒11年(1885年)考取武秀才。光緒14年(1888年)受命台灣巡撫劉銘傳征剿大嵙崁(今桃園大溪)番人有功,時任副統領,後受軍功五品。(因捷山之名和劉銘傳的字號省三相剋,故劉改名為定山)
光緒21年(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丘逢甲領導的台灣義軍抵抗日本,劉定山義率領鄉勇加入抵抗日軍,後無功返回故里。日據明治40年(1907年)轉至外埔三崁拓墾田園,興修水圳,建構宅第,大正4年(1915年)舉家遷移外埔三崁現址定居。
外埔三崁劉定山宅目前為私人宅居,進入請先取得劉老先生的應允。學術研究或文化工作團體最好事先聯繫。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台中外埔鄉公所--古宅篇 三崁-劉秀才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