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復


「善霸」與「惡棍」的輪迴 

台北市教師會總幹事(全教會第5屆會員代表)羅德水於6月19日「投書」台灣立報教育論壇中,在全教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前夕,以「求同存異,回歸組織基本價值」為題,再次發表對目前教師會種種紛擾的看法與建言。其相同地嚴正「呼籲」與「建議」,在2006年12月3日臨時代表大會的前夕,11月29日同樣的在台灣立報發表「積極迎戰教師法修法-兼談立法程序與國會遊說」,雖然談教師法修法,但實質上仍聚焦在全國教師會內部的紛爭,當時還引發不小的爭議 

前後兩篇「投書」,雖維持一貫的基調,但「投書」時機均有其「巧合」性,難免引發不同陣營的解讀。今天(6/22)羅德水將文本貼在全教會教育論壇上,可以預見勢必再引起熱烈的討論,這或是其意料中事。而喜歡湊熱鬧的我,是一定不會錯過的。 

在切入主題之前,有兩點癥點,想先向羅德水就教以釐清困惑: 

一、                全教會並非「從無到有」,在成立的初期教育部分別補助1000萬與500萬,許多人在強調全國教師會艱辛的運作過程中,往往有意無意地忽略不提這一段歷史,對不了解教師會歷史的人或許可說「從無到有」,但是對羅德水而言,卻不能這麼說。 

二、                文中羅德水援引中東以巴對抗的國際新聞-「巴勒斯坦政府分裂」事例,強調10萬會員絕無可能容許分裂的事情發生。明瞭中東以巴之間的衝突與爭端的歷史,絕非如教師會單純面對政府直接壓迫的現況可以比擬,巴勒斯坦政府的分裂(鬧雙包)係有西方勢力的介入,而目前教師會的「反對派」尚無外力的奧援,這種「恐嚇」性的比喻,對一般不明事理脈絡的基層會員教師,確實會有教化性的「阻嚇」作用。 

以「巴勒斯坦分裂」做為「團結」的呼籲,這種八股(愚民)的譬喻,不禁會令人聯想到1978年12月19日的國民黨政府,在面對中美斷交的政治挫敗與反動勢力時,竟以中央日報「讀者」投稿「南海血書」虛構故事,「訓勉」國人「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個人當然希望「台灣立報」不會成為全國教師會的「中央日報」,羅德水也不要常常成為「巧合」的投稿者。但個人尊重其對「團結」的呼籲。 

█ 無膽的文膽-鄉愿 

羅德水係目前教師組織在「教師工會」的立場與論述上,是難得的實踐者,也因為「堅持」的性格,而贏得不同意見者的敬意。不過,羅德水深知自由工會運作中透過分立競爭的精神,以贏取多數的認同與支持,而此次卻以「觀諸目前主客觀環境,工會組織仍沒有分立發展的條件」論點,用來批評目前全國教師會的「反對派」。而這種熟悉的說法,不正是教育部在打壓「教師工會」的慣用口氣嗎?且羅德水冒然地把「分立」與「分裂」劃上等號,用以證諸「反對派」的不成熟,這種吊詭的思維,個人認為值得商榷。 

事實上,目前所謂全教會的「反對派」,一直就存在著的,只是選擇迴避承認。呂秀菊時代的「反對派」,以吳氏為首,採「消極抵制」的制衡,並「蓄積個人實力」,而目前反方採取「積極對抗」、「協同爭取政治資源」,而前後任的「反方」,也只是在對抗手段上的差異而已。 

全教會的「反對派」,長期以來就「不忠實」,隨機因應變通,並非理念的結合,且歷屆以來均係個人領導風格所肇發的事件,而串聯成一股反對勢力。雖然,此次反對勢力的凝結,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不過在核心本質上,仍有待進一步努力激盪形成共識,以爭取更多會員教師的認同,方能成就「分立」的實力,以形成「壓力」,這也是「反方」目前亟須努力改善的弱點。否則,也只是曇花一現;或難不成,只要「吳氏」消失,所有的問題就會不見嗎? 

而以羅德水在教師會的閱歷,在主客觀的立場上(不謀求幹部職務)是可以「中間批判」的立場,具體質問的「反方」,而不是長期一昧呼應「掌權者」團結的基調,雖然發言沒有「違背良心」,但卻失去彼此批判與交流的機會。而為何沒有勇氣表達,實際上就是「鄉愿」-無膽的文膽。 

█ 「善霸」benign hegemony)的遊戲 

「善霸」benign Hegemony)通常自認是善良的,代表中道,主持正義,不過所有打擊不公不義的事件,都必須經過他來執行,他才是「唯一」的代表。「善霸」可以是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性格的描述。而「善霸」有一個共同的性格,就是表面是「好人」,非常在乎外在的形象,但實則無不為己。或可這麼說,「善霸」極力反對「惡棍」的行為,但是「善霸」對付「惡棍」的手段,卻比「惡棍」還要恐怖。 

羅德水十分清楚目前全國教師會的生態,是「既得利益體」的組合,無法脫離「吳氏情結」的氛圍,從此屆理事會的「提名」的人選中,就可窺見一二,只重視對徵召的「貢獻度」,而不重視實質的「出席率」,這就是最典型「師師相護」,而這種基本的選制改革的事例,我們不曾聽到直諫無諱的建言。 

長期以來,我們都習於強調「對事不對人」、「人歸人,事歸事,不要涉及個人」,企圖把當事「人」從「事件」中分離,這是我們拒絕承認事實的「鄉愿」風格。因為事件本身就因「人」而起,而「人」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人」與「事件」本質上就互為主體的演繹,是無法分離的。 

而身為公共議題的決策人物,個人行事風格自是備受輿論所監督,而對其批評若不涉及其親人與影響其私人生活,通常還是社會所允許的。目前「反方」聚焦在「吳忠泰理事長」諸多領導人格的質疑上(包括2005年6月的請易俊名消毒的事件),而此情緒若不獲得釋放,若又加上台北縣教師會總幹事李榮富的「歌功頌德」,企圖以對方的「錯誤」,來證明己方的「正確」,這才真是無止盡的輪迴啊。 

所以此時「情緒的釋放」遠比選票的「策略結盟」、「權力交換」或是「回歸程序」、「會議決議」都還來得重要,可是化解的時程已經失去。但奉勸吳氏不要再把他的孩子「抱」出來,用眼淚換同情,因為從沒有人要求他承諾什麼?而我們必須承認,他確實是「自導自演」的好演員。 

老而不死,是為賊 

前些日子,有一位自許為「教師會老兵」的朋友,以個人名義對我做「全國教師會第四屆理事長政見執行滿意度調查表」並回收問卷與代發競選文件乙事,提出忠告並奉勸若在乎教師會的主體性就不要「名目張膽」地介入全教會的選舉,當時候回了一封很不服氣的信,但是最想「虧」他的是,不要「教師會的老兵」變成「老賊」。 

而從目前的第五屆屆的候選權力結構中,仍然是以「老兵」自詡者居多,雖然參選人數增多了,但在「集團化」的策略操作下,少數自主性會員代表已毫無選擇性,加上封閉式遊戲規則,組織部亦無提供理事候選人政見發表的選舉平台,而幫朋友「代發競選文宣」郵件的通路服務,自然也算是一種「介入」! 

批判與攻擊總像「回飛棒」(boomerang)一樣,終會回到自己的身上,要有隨時接手的準備與因應,希望自己不會失手(失守)。 

 

                                             施明煌 2007/06/22 彰化芳苑 

返回目錄 INDEX                                                   UP


※建議使用IE4.0以上版本及800X600解析度,瀏覽本網頁,以達到最好的瀏覽效果。

網頁版權所有: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
The Workshop Since: 1999/04/01
  Web Work Station Since :2002/06/13  Update:2007/05/22
  ©Copyright 2002,2003 - Roger Shih Workshop
Send comments and questions about this Web  to: E-Mail: Roger Sh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