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願麵包~~~~~~~~~~~~~~~~~~

食物的健康資訊分享

油脂與健康
       〈本文 摘自 2004 手天品社區報〉

                                                                                                                   黃冠球醫師

健康有許多層面,所謂身、心、靈。在身體方面,營養是最重要的了。在均衡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是三大要素,三大類都不可或缺,而且必須維持一定的比例。今天的主題即三大類營養素的油脂類。「油脂」的英文是FAT,既代表脂肪,也代表肥胖,肥胖是不健康的,脂肪雖不能過多,卻是人體必需的,因此我們必須好好重視食物中油脂的問題。市面上所售食用油琳瑯滿目,有動物性,也有植物性的。十年前在台灣曾有動物油與植物油何者較健康的大論戰,當時大家認為動物油脂為飽和性脂肪,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而植物油為不飽和性脂肪,所以植物油比較好。但近年的研究發展指出問題並不單純。以餅乾為例,一般餅乾中常常含有椰子油、棕櫚油和氫化植物油,表面上看來都是植物油,沒有動物性脂肪促成動脈硬化的害處。其實,椰子油和棕櫚油和動物脂肪一樣都是飽和性脂肪,而且植物油經過氫化後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所以吃餅乾並不好。

  為什麼植物油要經過氫化呢?植物油在室溫下一般為液態(動物油是固態),經氫化加工後,其分子結構式改變,產生反轉脂肪酸,並轉變為比較好處理的固態或半固態形式,因此成為糕餅業的最愛。膽固醇基本上可分兩大類,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使血液清澈,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則容易讓血液在血管沈澱。氫化的植物油,使好的膽固醇減少,壞的膽固醇增加,對血管健康不利。此外,反轉脂肪酸會降低免疫能力,增加致癌機會,並影響男性荷爾蒙,降低生殖力,也使產婦乳汁分泌減少,孕婦胎兒過小。因此乳瑪琳等氫化植物油並不見得比乳酪、豬油等動物性脂肪好。這些發現引起國際上的重視,例如: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過去只要求食品要註明飽和脂肪的含量,2006年起也開始要求加註反轉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的比例,而且不可超過每日熱量的1%

 

反轉脂肪酸也可經由不當的烹調方式而產生。一般路邊攤為了清洗方便,常以沙拉油來煎火腿或炸排骨。在西方,沙拉油是用來涼拌用的,不會產生特別的問題。但在臺灣,沙拉油(或其他植物油)經高溫烹調後,會產生不利人體健康的反轉脂肪酸。為避免吸收到太多反轉脂肪酸,我們應該吃什麼或不吃什麼呢?以早餐來說,傳統的清粥小菜還可以,只要不要太鹹即可,燒餅、油條則含有回鍋油的反轉脂肪酸。比較好的早餐是雞蛋、豆漿或優格,配全麥三明治或雜糧饅頭,外加精力湯或水果。蛋要吃白煮的,不要煎的,一方面避免攝取太多卡路里而增肥,再方面避免因高溫煎蛋而產生反轉脂肪酸。麵包或饅頭要塗什麼呢?不要用乳瑪琳等氫化植物奶油,也不要塗花生醬(花生中有四成有黃麴毒素,會傷肝),更不要塗果醬(太甜,會使人昏昏欲睡,白天最好不要吃),最好塗蒜泥醬,因為大蒜可抗氧化,並且防癌。中午和晚上吃什麼好呢?我推薦吃乾果(烘乾即可,其中即含有油脂)、冷壓芝麻油涼拌小黃瓜、苦瓜、彩色甜椒等或水炒青菜。主菜最好用蒸的或煮的(如:蒸魚、水餃),不要用炸的或煎的。還有,不要吃烤肉,特別是不要吃烤香腸,因為香腸和火腿等醃漬物含有亞硝酸胺;香腸等肉類若燒焦了,其動物性蛋白質會產生雜環胺;燒烤的食物若燻到煙,則會產生多環芳香烴。亞硝酸胺、雜環胺、多環芳香烴等三種物質都是最常見的致癌化合物,所以盡量不要吃烤肉;若一定要烤,烤前用錫箔包起來,肉比較不會焦,煙也比較燻不到。  

 

為了健康,吃什麼油比較好呢?我們最好先瞭解脂肪的基本結構。脂肪由三個脂肪酸和一個甘油合成,脂肪酸有三種,第一種是飽和脂肪,包括所有的動物油,如:豬油、牛油、起司等,還有植物油中的椰子油、棕櫚油,這種油比較安定,不易氧化,但吃多了,壞的膽固醇會增加,第二種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沙拉油、玉米油、紅花油(Safflower)、葵花油,還有芝麻油也有部分成分屬於此類。這種脂肪能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但缺點是不穩定,容易產生反轉脂肪酸,不宜高溫烹調。第三類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橄欖油、芥花油(Canola oil,加拿大改良的菜籽油),花生油有部分性質屬此類。此類脂肪酸的安定性高於多元不飽和脂肪,不易起油煙,又可減低壞膽固醇,是三種脂肪當中較佳的一種。

  但第二種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卻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不可或缺,而且分omega-6和omega-3兩種。前述所提一般植物油均屬omega-6。Omega-3通常只有深海魚才含有,植物中的核桃和芥花油有一些,亞麻子(flaxseed 或linseed)油則特別多。亞麻子油在台灣較不普遍,保存也不易,怕光、怕熱,平常要放冰箱,二個月後就會變質。油提供了人體不易自行合成的DHA,有助於小孩的視力和體力發育。幼兒的大腦腦細胞含大量脂肪,給他什麼,就長成什麼,所以飲食一定要慎選。大人雖然不再發育,但有了DHA頭腦比較清醒,也比較不會因為神經傳導介質不夠而發生憂鬱症,此外,還可抑制發炎,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膽固醇及預防血栓的形成。但是要注意的是,一般植物油(如:沙拉油、葵花油)都含有omega-6,若攝取太多,會干擾omega-3的吸收,會造成前列腺素2系列生成(前列腺素2系列會引起發炎),太多omega-6甚至會促發癌細胞發展。 

一般製油的過程多用高溫處理。前面已提到高溫會使油脂產生反轉脂肪酸,所以用「冷壓」製造較佳。目前國內有源順芝麻油是採冷壓方式製造。烹調方式以涼拌、蒸、煮比較好。若要炒菜或炸東西,最好用芥花油或橄欖油,其中橄欖油比較可耐高溫,缺點則是橄欖油幾乎不含omega-3。炒菜時假使用其他油的話,不要在油冒煙後才放菜,因為高溫和油煙除了會產生致癌物,油脂中的維他命E omega-3也會被破壞。

  至於食物的選擇,若為抗癌,最好選深海魚、黃豆、豆腐、青花椰菜、紅葡萄,這些都有抗癌功效。深海魚指鮭魚、鮪魚、旗魚等大片的魚,至於近海魚含有omega-6,且易受到污染,所以並不理想。在癌症初生期,蕃茄、青花椰菜、大蒜,可中和掉致癌物;在增生期間,omega-3油可抑制癌細胞增生,對乳癌特別有效,omega-6則相反。到了蔓延期,紅葡萄可阻斷血管增生,豆腐則可抑制增生。

  西諺有云:「你吃什麼,就是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食物對人體健康影響極大,舉幾個實例:一般在地中海地區的人很少有心血管疾病,因為他們除了多吃蔬菜堅果,還吃很多魚,而且吃很多橄欖油。前蘇聯的人的血管疾病最多,因為他們愛喝酒。愛司基摩人也很少得心臟病,因為他們常吃海豹和鮭魚,雖然這些都是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但其中都富含豐富的oemga-3,可降低血小板凝結,並降低三酸甘油脂,使血流通暢、血栓不易形成。最後,一般人以為吃素者血液比較清,其實素食者易缺乏omega-3而產生血栓,血液反而比較濁,也有頗多素食者罹患心臟病;而且吃素也很容易缺少維他命B-12,這種成分只存在於動物性蛋白質,長期茹全素者因缺乏維生素B12,不易消除在血液中代謝產生的有毒的胺基酸--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

  總之,全面性的健康,除了要注重飲食保健、運動、休閒、睡眠以外,還包括心理、情緒和靈性的健康。最終應該要以「攜手造福人群」為目標,才能達到真正全面性的健康。

黃冠球醫師
輔仁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台東聖母醫院安寧療護醫師
板橋黃內兒科診所(地址:板橋市文化路一段383號)
電話:(02)2258-4304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TEL:(02)2999-5228〉

 

〈本文選自 2004/09手天品社區報〉
 
網頁版權所有: 喜願行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
Rejoice Bread Workshop Since: 1999/04/01
  Web Work Station Since :2002/06/13  
  ©Copyright 2002,2003 - Rejoice Bread Workshop
Send comments and questions about this Web  to:
E-Mail: Roger Sh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