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旅行事誌 ---- 是餘那三                                                                     攝影/文字 :  阿達碼


 


餘三館名稱的由來
 (全文錄自創垂堂)

先祖義方公曾經於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率領鄉勇,隨軍進勦,幫助清軍平定戴潮春作亂。並受台灣總兵曾玉明,和福建兵備道丁日健的舉荐,而欽加軍功五品頂戴。

義方公育有兩子:長兄成鑑(有光),弟弟成渥,當兩兄弟年幼時候,父親殷殷教誨,勉勵用功讀書。曾經指著先世的祖堂舊基對有光兄弟說:「我沒有別的志願,只希望你們的學業有成,博取功名,並且努力經營繼承祖業,興復祠堂。使家風得以如昨,舊貫得以維新。」這些話深深印入有光腦海中,成為他一生奮鬥的目標。 

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義方公去世。留下有光、成渥兩兄弟。當時有光才十七歲,成渥才十二歲,兄弟兩人協力合作,努力經營,頗有小成。六年之後(同治壬申年,西元1872年),在私居地界興構居屋,以奉先祀。其間仍有房親居住,但是頹垣傾棟,難以修復。 

有光一直謹記著父親殷切的盼望,篤志勵學,留心治家,希望將來能有所成就,以慰先人的夙志。經過一番奮鬥,家業雖然可觀,但是功名卻無法一蹴可幾。有光自謂只好納糧成均,損得貢生,聊以慰先靈。但是看到房親所居住的房子,頹垣傾棟,無法修復,覺得愧對祖先的創業苦心,心中頗感遺憾,於是便在光緒甲申年(西元1884年),和弟弟商量,以南畔己業之地建造茅草屋數座,用以安置房親,並且將舊有的祖堂加以擴充重建,把重建後的正堂稱為「創垂」,私居叫做「餘三」,自稱為「新新軒主人」,華屋一共歷經了七年的興建,於光緒十七年(西元1891年)落成。 

重建後的餘三館美輪美奐,山楶藻梲,有光指出:「重建餘三館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適己便安,貪圖享受,而是為了崇奉先祀,盡一己之力而為,希望在堂成主立之後,世代相承,昭穆有序,尋一脈之遞傳,列數世於一貫。將來子孫能各親其親,各長其長,喜相慶,憂相恤。」 

到底有光為什麼把私居叫做「餘三」呢?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廳堂門楣內的聯文窺知一二。有光最大的遺憾便是未能克盡父志,博得青衣,以繼先世之舊,在門聯之中:「餘業復恢且喜昌符五世,三升未遂還期讀書十年。」此聯最能表達他當年的心境,一方面看到舉業有而感到欣慰,一方面卻也希望時光倒流,能再讀個十年書,衝刺一番,以期金榜題名,雖然時光不待,自己已經由「而立」歩入了「不惑」之年,但是仍然努力不懈抱著:「餘力學文入孝出悌,三年大比論秀書升。」再赴科考的豪情壯志。 

   有光的個性是慷慨的,具有濃厚的宗族觀念,雖然從早年的奮鬥知道物力維艱,但是仍然毫不吝嗇,以南畔己業之宅,建造茅草屋數座,用來安置房親。正是:「餘資皆物力須知惜福,三族是吾親總要推恩。」 

東坡曾說:「有味在三餘」,所謂三餘便是:「冬」、「夜」、「陰」。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這三個時間便是生命最閒暇的時侯,利用這「三餘」的時間來充實自己,想必就是有光心中的自我期許。餘三館中以下的聯文正顯示出他這種豁達的心態:「餘樂非他半耕半讀真事業,三生有幸克勤克儉舊家風」、「餘地留存孫耕子種,三分退讓玉潔冰清。」、「餘樂何如琴書劍佩,三綱奚在父子君臣。」 

正如義方公對有光兄弟的期待,有光公也多麼希望後世子孫能夠成器,在聯文中透露著期盼勉勵的味道:「餘紆守拙徒讀父書,三世遺規重開生面。」、「餘事話桑麻看仁里風追太古,三升隆俊秀願兒孫志奮凌雲。」正透露出他希望建立起仁義家風,期盼後世子孫俊秀而有凌雲之志。 

隨著年齡增長,有光公年紀也已接近「耳順」之年,其內心的修養也更深了,從晚期餘三館聯文補遺中,可以看出他心情的變化:「餘者損之看破世情情自逸,三勿參焉認真己業業惟勤。」「餘德持家假聾假痴家翁量,三移造世不秀不良士子羞。」

在餘三館落成之後兩年(清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年),弟弟成渥去世,有光並不抱持私心,把家產公正地分給弟弟的遺後。這種無私的心態正印證了:「餘有風流豈真才子,三無私意方是化工。」 

到底有光公為何將私居取名為「餘三」?真正的本意是什麼?必然有內在深刻的涵意,或許身為後代子孫的我們,與其去猜測「餘三」到底是「餘」那「三」者,不如多去了解他平日的事蹟和對後世子孫的期望,從嵌入「餘」「三」兩字的聯文中去體會「餘」的哲學吧

                            阿達碼2006/02/27彰化芳苑     

 

  [封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建議畫面調整為 800X600 解析度,瀏覽本網頁請按 F11 全螢幕功能鍵,以達到最好的瀏覽效果※

The Workshop Since: 1999/04/01
  Web Work Station Since :2002/06/13   Update:2006/02/20
  ©Copyright 2002,2003,2004,2005,2006 - Roger Shih Workshop
Send comments and questions about this Web  to: E-Mail
: Adama Shih 
網頁版權所有: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