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復


繁華的廢墟-遇見未來 


    是巧合?還是安排?

 「教師會」成立的法源是1995.8.9《教師法》的公佈實施,而及至1996.2.13第一個學校教師會才在高雄市東光國小成立(更正註四);同年的7.27與9.8高雄市與台北縣分別成立地方縣市的教師會;而全國教師會是在1999.1.31於台北市立建國中學資源大樓五樓,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選出當時擔任籌備會主任委員的張輝山為首任理事長。至此官方設定的三級制的教師會運作機制完整成型,也成為教師衝撞體制後,實踐與展現教師團結的象徵。 

所以嚴格而言,全國教師會應該是1999.1.31成立不是2.1。而回溯這段「教師會」發展的歷史時程,有兩個目的:一是談張輝山成立的台灣教師學會,二是談台灣整體教師組織目前行走位置與方向。 

談到教師會的發展組成,一定會想到當年熱誠充滿理想的「串場人」-張輝山。而今天(6.5)下午就在台北市NPO會館參加基層教師協會所舉辦的「發展勞動階級的教育觀—勞動家庭與基進教育改革系列論壇」巧遇了張輝山;我很訝異地告訴輝山說:「這是巧合?還是安排?」。 

這是三年來第二次與張輝山面會(這次我們是緊鄰而坐)。第一次碰面是2001.10.2張輝山成立在台大校友會館成立「中小學教師教學研究會」的發表會;而這次碰面怎麼又是他籌備成立「台灣教師學會」的前夕呢? 

     個人不是反對「台灣教師學會」的成立,我只是對張輝山失去「運動精神」的操作手法感到不解;當然不免直率地提出我主觀的見解與對他個人的建議(本文省略),連帶地也對全國教師會與台灣教師學會未來的發展概要說了一些個人的想法與批判。 

◎ 靠勢死頭先 

當前教師會的三級制設計,確立了全國教師會是(中央)官方體制內唯一的對口單位,也因為這種沒有競爭團體的生態設計,讓全國教師會在運作的姿態上,有恃無恐,仿同官僚式服務教師的新霸權,我想這是2001.9.28的遊行後教師組織最具體的發展表徵。 

其實2001.9.28的大遊行後,迄今全國教師會幾乎是站在原地不動,在面對未來發展也提不出具體的主張與累積以教師為主體的論述,更忽略了教師組織最重要的「運動性格」資產,讓來自縣市地方教師會的「運動能量」在現實中流失,雖然形式上是鏈結的,但在情感上已經越走越遠。現在除了這一屆的常務理事陳源豐以「長老」的身分在2003/12/31發表一篇:當「大老」遇到「老大」時........?※,依其所見所聞,表達他心中的憂慮。我再也看不到全國教師會的內部自我批判與反省。 

原本今年二月底張輝山以其在全國教師會教研會為資源主體,自立籌組「中小學教師教學研究會」但在三月五日意外改為「台灣教師學會」,雖經核准設立波折,但仍於2004.5.10得到內政部台內社字0930019716核准籌組,公開徵求會員。「台灣教師學會」主要的企圖是延續現有「教研會」的出版業績,以支持其未來發展「中小學教師專業認證」的業務。 

全國教師會的主事群都大意以為「教師專業認證」(不是教師評鑑)還早的很,甚至有一種:最後還是要找「全國教師會」協商的靠勢心態,忽視「教師專業認證」的趨勢。 

這一點個人不得不佩服張輝山,在台灣教師學會的章程中的第六條明確提出:本會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章程訂宗旨、任務為教育部,目的事業應受該事業主管機關指導、監督。也就是在未來教師專業認證已取得主導權與和全教會法定發言相同的位階。 

全國教師會的主事群已經鈍化到只會用「口語傳播」或者「打預防針」阻殺「台灣教師學會」,並未站在未來的觀點思考,深入探討研究分析,總用「立場」決斷「事實」,以組織在官方架構中的優勢壓制對手,實在令人感到遺憾。這和坊間政治人物的口水文化有什麼兩樣呢? 

彼此都犯了一個「不尊敬對方是可敬的對手」的毛病。現在就看誰「靠勢」了! 

    另一種奇蹟 

新上任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主秘李坤崇儼然成為「全國教師會」與「台灣教師學會」的「杜老爺」與「小李子」。一方是透過關係約見,一方是透過關係求見,十足的奉承官僚文化再現。另外還有一個共同點:替掌權者搔癢的同時順道提出「要補助」、「要經費」的要求。 

杜正勝一上任在第一次非正式的部務會談中,就已對一級主管下達所有單位「節省支出」的要求。而「全國教師會」在5.31第一次見面顯露「猙獰」、「猴急」的面目,讓人感到有點可笑。 

我在6.1收到全國教師會透過電子報發送「全教會與教育部長側記」的報導,不過只是我很困惑,當天有那麼多會務幹部見過杜正勝本人怎麼會「誤植」石守謙的相片(沒有帶眼鏡)笑話呢?拍馬屁也要拍對地方! 

   而除了這個笑話外,還有另一個奇蹟是,「全國教師會」、「台灣教師學會」都以「教研會」作為重點主題標地(因為裡面有編寫極佳的台語教材),這個原本是爹娘不疼的私生兒,一下子變成當紅炸子雞。全教會也正準備大張旗鼓召開專案會議,而且以此做為「公假減課」的訴求。 

另外一邊,張輝山準備給杜正勝的信中更具體提出要求:「請教育部發函各縣市主管機關,給與本會召集人(一人)執行長(一人)副執行長(二人)授課四節,國中及國小各領域召集人(共十六人)副召集人(共十六人)授課一半,其餘時間給與公假以執行辦理教師專業認證的工作。以上人員減課之代課終點費由本會支付。請中部辦公室發函所屬學校,給與高中職各領域召集人(八人)副召集人(八人)授課一半,其餘時間給與公假以執行辦理教師專業認證的工作。以上人員減課之代課終點費由各校於相關經費中支付。其它行政協助部份依據中小學教師專業評鑑要點,本會辦理教師專業認證,請給與適當之補助」。 

    這種事事要求官方補助,久而久之無形中就會習慣替掌權者服務。這對「台灣教師學會」強調自主、進步、專業,甚至還提出「基進的教育綱領」實在是很大的矛盾與諷刺。 

因為「自主」必須源於對抗,而「基進」是源於自發性基層草根的進步批判。怎麼一開口、一伸手就跟對手要錢呢?這一點張輝山已犯了很嚴重的錯誤。 

    聰明但不用功 

輝山在論壇結束前將「台灣教師學會」的資料給了我一份,我告訴輝山我會有所回應與批判(順道替他宣傳),希望他能夠諒解。雖然張輝山組成「台灣教師學會」是很聰明的步數,不過他卻很不用功。以下是我個人對張輝山「台灣教師學會 教育綱領」(附件)的批判: 

1. 相信只要閱讀過「遊行-出去走走 團結928」(註一)一書的教師會夥伴,就會對張輝山的「教育綱領」中參、肆、伍的三段文字,有種感到似曾相似的感覺;其實這三段有部份、有全部引自該書P6-P13的序言,請各位自行核對參閱;連在「教師專業認證」的計畫草案,也是「重製」他兩年前給教育部說帖版本,全文照抄,一點也沒進步。 

2. 這個教育綱領首先揭櫫「教育的意識形態與立場」,但卻只用了199個字(含標點符號),這是個人見過古今中外最簡潔的論述;不僅如此,內文提到「人類自有教育以來,教育自始都是為當時特定的政經文化意識型態擔任「重製」的功能,教育這個功能也不會被改變。」但他卻在給「台灣教師的一封信」提到「教師的角色經過一再的批判反省後,我們必須移除複製意識型態的功能,…」 

請問:綱領中已經標誌了「教育重製意識形態的功能」,「教師又移除複製意識型態的功能」?我想知道的是行動實踐為何?在這裡我有一點糊塗。  

3. 比較讓人感到注目的是「貳、我們對台灣社會政經文化的基本立場-公平正義、自然倫理、和平的原則」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通識教育觀,雖不是主流觀點,但卻極接近宗教式的道德理想。但上述教育綱領的基本立場卻在「台灣教師的一封信」中一面認為不能遵循市場經濟路線,要求國家建置「公民知識系統」,而台灣教師學會裡卻設定「類科領域」、「指定閱讀」、「互為權威的會員審查」與「社會公義服務學會審查」的機制。難道這些是「公民知識系統」中的必要知識嗎? 

    當我們要推翻或者改變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路線,第一步也最重要的就是承認我們都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路線中打轉,無法脫離。不能夠一面不承認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路線,而一面卻在執行服務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教研會從自編教材→編選教材→選編教材→推薦閱讀的轉化過程,真的有關懷到學習弱勢的學生嗎?真的帶動教師專業或課程改革了嗎?這就是在立場上,意識與行動間的矛盾。 

4. 有關綱領中「意識形態中立與選擇的論說」。狹義個人的意識形態是一個人對自己與客觀世界的想像(註二)。在這個定義下,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意識型態裡,意識型態進佔成為生命的主體,令我們覺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廣義的意識型態泛指宏大的敘述宣示(如宗教、政治……)是無法中立的,這也就是在政治上「中間路線」無法成立的原因。只能勉強在道德的意義上說「非意識型態化」。但是我並沒有發現張輝山在「專業與權益」間發展「中間路線」的企圖與努力。 

◎ 隱瞞與欺騙 

在個人的定義中:「隱瞞」是我不說,你不知道;「欺騙」是你知道,我不說。2001年起全國教師會的紛爭,都是啟於上述誠信的混亂。「教研會」與「福利國」(註三)的成立與運作,還有最近以全教會為名銜與網韻公司合作,向經濟部申請產學合作的三百萬經費補助(尚未取得),諸多衍生的法律問題,都是潛藏在全教會未引爆的「地雷」。但是現任的全國教師會主事群似乎也開始學習這種:我不說,你不知道的「格勢」。 

請容許我再舉幾個吹毛求疵的事例:

例一:教研會的案子委託多語國公司就大方的秀出來,只標明聯絡電話與高秘書都讓一些聯絡的會員,產生消費的認知落差,以消費者觀點而言就是沒有盡到告知義務。

例二:在過去教研會的活動通知中,都會也有意或無意地省略「指導單位」(教育部或全國教師會)以突顯組織的獨立性格。後來「教研會」對外獨立發行公文書,差點演變成全教會有兩個「理事長」的笑話。

例三:現任的全教會主事群對「教研會」原本是採取隔離的安全措施,所以台灣教師學會祕書長陳振威就以一種應付的方式,讓劉欽旭在聯絡與銜接上陷於空轉。以下這一段:「全國教師會中小學教學研究會「選編教材」繼續在台灣教師學會位大家服務」通告,在也是面對行政官僚「分進合擊」的方法嗎?只是讓教師會員「霧煞煞」,讓官僚們看笑話! 

全國教師會不是「桃花源」,大家也不必再「暗戀」了。現在「全國教師會」只是內部資源分配與權力鬥爭的「舞台」。 

◎繁華的廢墟-遇見未來 

假如上述的假設是被驗證成立的論說,那全國教師會未來恐會成為「全國教師業務的發包中心」何豈只是目前「教研會」(BOT模式)而已!甚至未來還會有OEM(委託製造),ODM(委託設計)可能的模式出現。 

就台灣教師運動的時程發展,教師會(學校、地方、全國)的組成只是教師運動一個小小的突破,但似乎沒有人願意探索過去教師運動人物的心情,部分教師會成員都以「教師會」來涵蓋教師運動,這是一種倒置的觀點。其實教師的覺醒,在台灣社會變遷的過程一直扮演著關鍵角色。全教會應該致力於台灣教師運動歷史觀想與紀錄,豈能讓官方色彩的國科會代替教師書寫歷史。 

從「社會組織」的發展觀點來看,整體的教師組織事實上還沒有脫離「運動期」,從1995起這個時程差距已經快10年了。剛成立的新竹縣是被「綁手綁腳」,彰化縣是自己「不達不七」,雲林縣的努力但是「陷入泥沼」,還有二個縣教師會也接近「東倒西歪」狀態,這是2001.928後教師組織停留在「運動高原期」的危機。 

這種「鬆散」會逐漸擴大,造成只是佔領表面積的假象;很「散亂」,也逐漸「脫線」中……。這種崩解缺口會在2005.4-5開始。教師組織必要再經歷一次內部的改造運動(定位與定向),這需要所有人的腦力激盪與智慧總成。 

而繁華的廢墟-遇見未來;就是它已經在發生中………………。 

                                     施明煌2004.06.06桃園大園

 

註一:「遊行-出去走走 團結928」中華民國教師會出版 林玉佩編著2003.6出版,訂價350.-。

註二:法國左翼哲學家亞爾杜塞(Althusser)的觀點。

註三:全教會雖然通知各地教師會取消「福利國」的合作關係,通知的時間已經很久,但是各地方的教師會網站仍然可以超連接到「福利國」的網站。啟動公司只是把「會」拿掉,改用「全國教師」而已;這就是混亂的入口。

註四:2004/6/24全教會葉慶龍副理事長來函更正,全國第一個備案成立學校教師會,應該是台北市萬華區萬大國小教師會,首任理事長葉慶龍。經查北市府社會局案管字號:1996.1.16北市府社會局社一字第03079號核備發證無誤。謹此專函更正2004/6/24)

  返回目錄 INDEX                                           UP

 


※建議使用IE4.0以上版本及800X600解析度,瀏覽本網頁,以達到最好的瀏覽效果。

網頁版權所有: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
The Workshop Since: 1999/04/01
  Web Work Station Since :2002/06/13  Update:2004/6/24 
  ©Copyright 2002,2003,2004 - Roger Shih Workshop
Send comments and questions about this Web  to: E-Mail: Roger Sh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