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復


 涉想教改

 
卡爾偉克的實驗 - 美國蒼蠅與台灣蜜蜂

 美國一位著名的組織行為學者卡爾偉克做了一個實驗 : 將一隻蜜蜂和一隻蒼蠅放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玻璃瓶平放,瓶底朝向較亮的窗口,再打開瓶蓋,你猜會怎樣?何者會找到生路呢?實驗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 - 蜜蜂一直努力在瓶底找出口,蒼蠅卻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從瓶口逃出。他總結這個實驗的教訓是:隨機的智慧戰勝傳統的教條;冒險、試錯、隨機應變、迂迴前進有助於應付瞬息萬變的世局。

蜜蜂在我們知識世界所認知的形象是 「勤勞」、「團結」、「紀律」、「邏輯」、「經驗」,而蒼蠅所代表的概念是「即興」、「任意」、「危險」、「散亂」、「病媒」。對於卡爾偉克預設立場的實驗,我難免充滿懷疑與好奇心,我也仿照卡爾偉克做了一次相同的實驗,但結果卻與卡爾偉克的實驗結果相反;這又引發我繼續實驗的興趣 - 我試著把五隻蒼蠅與五隻蜜蜂放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玻璃瓶平放,瓶底朝向較亮的窗口,再打開瓶蓋,結果是 .......... ?  蜜蜂不到一分鐘由其中一隻蜜蜂找到生路,以帶領式的集體逃出瓶口,而二分鐘後那五隻蒼蠅還在瓶內試錯的航程中做不規則的飛翔!

      為什麼同樣的實驗會有不同的結局呢?難道是台灣的蜜蜂比美國蜜蜂EQ高?還是台灣的蒼蠅比美國蒼蠅愚笨呢? 這是一個有趣的自然科學實驗,開學後不妨找同學們來實證。但是,不要問我:蜜蜂是來自 「台北」 或 「南投」 的?因為實驗的現象說明屬種屬性與地域文化等情境變因在在都影響了實驗的結果,所以台灣的蜜蜂與美國的蜜蜂是迥然不同的。但卡爾偉克的實驗卻可以不經思辯、驗證直接引用,只因為他是美國的著名學者!

 台灣的教改似乎也犯了這樣的毛病;借鏡不是移植、複製!

 教育改革工程 - 永遠不會有完工的一天

     而台灣近十年的教育改革風潮就仿同一場 「卡爾偉克式的預設實驗」,亦步亦趨,追隨美國的教改學說與理論的變革,來調整台灣的教育政策與措施。而變動的過程卻忽視了在地教育工作者角色的轉化媒介與學習主體的地域文化異差,自然加深了教育工作者對教育變革的困惑(Confusion)與疏離感 (Alienation)。

     不能否認的,世界各國的教改經驗告訴我們,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否,教育從業人員是最大的主力與最大的阻力。因為教師能否調整心態與接受變革的意願直接影響了教改方案的回饋與推動落實,這才是教育改革能否繼續正向發展最根本的關鍵。

 1994年起台灣教育改革的各項措施陸續以帶狀序列展開推動的有:終身學習、兩性平權教育、身心障礙者教育、補救教學與輔導措施、基本學力測驗、小班小校、教師專業自主、建構式數學、師資管道多元化、回流教育……等。其中爭論較大的如廣設大學與綜合高中 多元入學、師資培育、基本學力測驗、課程改革、自願就學方案、九年一貫、教科書一綱多本……而造成補教業異常發展、弱化技職教育體系、消滅明星高中……等等。本來改革過程事務的種種不協調、不舒服、不適應的狀況自是無法避免,教學現場的錯亂、紛擾、抱怨亦是可以預期與理解的,尤其是台灣社會正學習邁入多元價值並存共容的社會。

       目前,我們只能反用英國寫實主義作家狄更斯《雙城記》中 「最亂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來欺騙自己!至於那些現在喧鬧的官閥專家學者,不論說好的說壞的,我們都堅持只能用最高級的形容詞來描述他()們。

       教育改革是艱鉅的社會改造工程,是必須持續不斷地推展,而這項工程是永遠不會有完工的一天!但既然是 「工程」,在台灣就脫離不了被專家 「綁標」、「圍標」的宿命安排!

 

 可能的需要 - 孔恩的革命

 台灣教育改革的種種政策轉變與措施,通常不是「漸進式」、「軌道式」的,而是「斷層式」、「躍進式」的;它不是在現有基礎上 「自律改善」 或 「精益求精」,而是源於對傳統觀點的 「解放」、「批判」、「反動」,而這是涉及教育工作核心觀念(論理與哲學)的解構與重構。這種認同危機與與內在邏輯很接近孔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的「典範移轉」(Paradigam shift)現象(註一)。

孔恩也指出:「質疑」反而讓科學家更加強化他們對信念的忠誠;「雖然他們漸漸喪失信心,但也開始思索對策,不過他們絕不會公開譴責讓他們陷入危機的(舊)典範」,「他們不會把混亂當作反例,相反的,他們還會設計許多事後的修正理論,用以消滅任何明顯的衝突」(註二)。從科學家來看科學家,這不正是現在李遠哲的態勢嗎?

       孔恩理解到從一個科學理論跳到另一個科學理論的「科學革命性」,在於兩個科學理論有不能共通的比較與計量,這正是「不可共量性」,就好像一個社會中有新舊政治體系與意識形態彼此有「不可共量性」,其演變需以「革命」的形式出之。(註三) 這樣的科學哲學觀點轉化到教育觀點時,教育工作者往往無法 「卸除原來已經學會的」 (註四Ball 1988 Unlearnwhat has already been learned),也就是原來知能無法並容於新的觀點,反而成為接受新觀念的阻擾與障礙,經過一段時間激烈的新舊振盪與擺盪,反而形成教育人員的內在的失落、焦慮與矛盾。所以孔恩說 : 「運作失常的感覺,往往導致危機的出現,這是革命所以出現的前提」。

       我盼望社會這樣可能的革命!

  「教改S.O.P」 V.S 「快樂學習」

       教改已經陣營化,選擇用色彩對決。公共論述與思辯最大的陷阱就是掉入說服別人的圈套,用攻擊來代替釋疑,或是一昧創造一些無害的新名詞,吸引媒體的焦點,就是不願意建立彼此直接論證平台,簡直就是一齣教改的肥皂劇。 

我們先談「教改S.O.P」,昨(8/8)從電子媒體報導上看到政大周祝瑛發表新書 「誰捉弄了台灣教改?」,認為沒有標準化的教改作業程序(S.O.P),導致教改興廢缺乏科學根據,才是教改真正致命傷。S.O.P是國際品保系統(ISO)或危害分析管制(HACCP)必要建立之標準作業程序,能有效對品質異常及追蹤管制,用以建立追溯與監測之依據。 而台灣的教育努力要改革,不正是因為教育的學習系統製造過多 「標準化的產品(學生)」與 「標準答案」 嗎?

 教改紛亂的根源不在行政措施無法貫徹執行,而是在於方向的選別與執行的後遺症社會無法承受;這是社會內在核心價值的矛盾與衝突與外在社會勢力進行角力失衡的結果,是屬於形而上的哲學現象;所以假如 「教改」 可以標準化還需要教育改革嗎? 若依周祝瑛的教改S.O.P,台灣政治改革,是不是更需要 「政改S.O.P」,有效來消弭混亂!不過,這種屬於菁英式 「美麗的錯置」 思維,仍是令人感覺愉快的! 

「誰捉弄了台灣教改?」 書中雖然完整紀錄台灣教改時程,但缺乏若干重要關係人之辯證或訪談與最需要改革的基層中小學教師的觀點,是一種故意的傾斜。 但是,周祝瑛還在新書自序中最後一段肉麻地說 - 「謹將此書獻給國內二十萬中小學教師,因為有你們默默的耕耘與付出,台灣的明天將會更好!」  

再談,樂學連的「快樂學習」。讀書(學習)是意味著,利用別人的頭腦來取代自己的頭腦 (註五),而 「痛苦和快樂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無法單獨存在的;沒有痛苦的感覺就沒有快樂的滋味」 (註六)。所以學習的過程不能是快樂單一存在的。所以當我們要 「快樂學習」 之前,是不是要先 「學習快樂」 呢? 不過,這種「虛妄的期待」 也讓為我們真實看見,屬於台灣庶民底層的想望! 

      「重建教育連線」 與 「樂學連」 在基本的理念上是相異而對立,相同的是彼此在哲學的思維上都犯了倒置的繆誤,呼籲我們大家一起共同監督與思考!其實 「重建教育連線」 在發表所謂萬言書前或動作前,早就禮貌性但不經意的流傳給教育行政當權者,以為當局回應之準備,以製造閱聽的聲勢;而 「樂學連」與學生們 當然也不落人後。相較於夏鑄九的 「豪邁煮酒」、黃光國的 「老謀深算」,史英的甘為教改 「孺子牛」,丁志仁的 「致虛守靜」,全國教師會這兩年來一直是 「意見很多但堅持更少」!而目前更像在逐漸加熱的溫水中游泳的青蛙,彼此大玩著 「染色比賽」,不知團隊陷於「群龍無首」 的無奈,還空想著守夜....  等待......  928的黎明 ...........。

 

施明煌 2003/08/09桃園大園 


註一 : 孔恩 (Thomas Kuhn)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與哲學系洛克菲勒講座教授,於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五日去逝,享年七十四歲。孔恩是科學史家,也是科學哲學重要學者,《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對社會學、思想史、經濟學、文學理論,甚至哲學政治..........諸領域影響深遠,也成為各領域解釋上最有力的方法之一。

註二 : 全是贏家的學校-借鏡美國教改藍圖 凱尼斯與班奈特合著 蕭昭君譯 天下文化出版 牟中原審訂 P24

註三 : 1998.8當代月刊 NO:132期

註四 : Ball,D.L.(1988) Unlearning to teach mathematics.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8(1), P40-48

註五 : 叔本華論文集 陳曉南 譯 新潮文庫28  志文出版社 1969/8初版 P23

註六 : 哲學與人生(上冊) 傅統先 著 仙人掌出版社 1970/11/20初版 P21

 
 

       返回目錄 INDEX                                      UP


※建議使用IE4.0以上版本及800X600解析度,瀏覽本網頁,以達到最好的瀏覽效果。

網頁版權所有: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
The Workshop Since: 1999/04/01
  Web Work Station Since :2002/06/13  Update:2003/12/15 
  ©Copyright 2002,2003 - Roger Shih Workshop
Send comments and questions about this Web  to: E-Mail: Roger Sh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