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旅行事誌 ---- 記念公館                                                                     攝影/文字 :  阿達碼


日本統治台灣後,日本天皇首度任命文官出身的田健治郎為台灣總督,而田健治郎出任前即與日本首相原敬議妥,以「同化政策」做為其治理台灣的基本方針,並以此為基調在就任時發表演說,宣達將台灣視為日本內地之延伸,貫徹首次頒布的「台灣教育令」,目的在於教化台灣民眾成為日本臣民,培養效忠天皇為國民最大的榮譽。 

田健治郎總督任期四年(1919/10/19-1923/9/3)是「同化政策」的實踐者,公佈「共學制度」(1920)、「共婚法」(1921)、創設總督府評議會(1922)、獎勵日語等促進同化措施與減少差別待遇。往後的20年裡,台灣總督府均延續此一政策,即至實施地方自治,是受此政策指導。尤其是1919年、1923年、1941年共頒布三次「台灣教育令」,對台灣戰後學校教育體制影響更是深遠,即使到現今我們的學校教育仍未完全脫離這段歷史的制約! 

已經是70高齡的田健治郎總督在卸任前,一直積極規劃日本大正天皇(嘉仁)到台灣「行幸」(天皇出巡視察日文稱為行幸)政治與經濟建設,以彰顯其任內「同化政策」的治理績效。但當時大正天皇因病,乃由攝政的皇太子裕仁(Hirohito 1901-1989)「行啟」台灣(皇太子出巡視察日文稱為行啟)。裕仁太子「御差遣遊」台灣,成為日本統治台灣50年唯一到過台灣的「天皇」;也被公認為是日本治理台灣期間最輝煌的盛事。 

「行啟」台灣的皇太子裕仁於大正12年(1923年)4月16日抵台,4月27返日,12天的行程十分緊湊,當時交通工具並不發達,甚至還遠赴澎湖視察,可見所到之處僅能走馬看花。裕仁離台後,各地紛紛以「行啟」之名立碑、設立紀念館、公園,並訂4月16日為「行啟紀念日」。 

大正15年(1926)12月25日大正病故,由裕仁繼任日本第124代天皇,改元「昭和」(係取自書經-「百姓明,協萬邦」)。但昭和任內却轉向支持軍國主義,對外發動一系列的侵略戰爭,使亞洲各國遭受沉痛的災難。戰後,裕仁險成「戰犯」受審,1946年昭和公告「人間宣言」詔書,否定天皇神格化。1947年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由國家元首變為日本國的象徵。1989年1月7日裕仁病逝,享年88歲,在位62年,是日本歷代在位最久的天皇,也是世界上最後一位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君主。 

斗六郡於日治時期到光復初期,一直是雲嘉地區重要的政經、文教中心,但當年裕仁太子巡視台灣行程,並未到訪斗六(備註)。而「斗六行啟紀念館」的肇建,乃是地方上對公共聚會空間(集會、學習、宴會、表演)需求殷切,地方仕紳與民眾乃以紀念裕仁(昭和)天皇親臨台灣的恩澤籌建「記念公館」,且可做為向殖民政府示好的政治工具。「行啟紀念館」是日治時期特殊的產物,就如同台灣光復後各地方興建「中山堂」、「中正堂」具有相仿的意義。 

斗六行啟紀念館」建於昭和2年(1927年),為當時斗六仕紳吳克明發起與地方鄉親捐款、官方共同集資興建而成。「斗六行啟紀念館」雖為當時候諸多行啟紀念館之一,但是使用上卻不同其他行啟紀念館的展示功能,而與各地「公會堂」的公共機能接近,主要做為民眾慶典集會活動、技藝、學術、宗教等綜合用途。據斗六吳秀才宅(吳克明故居)的吳光瑞老先生說,其叔吳景徽(雲林縣首任民選縣長)即是在此「公館」完成結婚慶典。 

光復後,「斗六行啟紀念館」產權移至斗六鎮公所,先後租借給「地下水公司」(民34年)、「工業策進會」、「縣政府工商課」(民40-54年)、「公路局嘉義監理站斗六分站」(民62-64年)、「軍公教福利品中心」(民64-86年)、「國有財產局中區辦事處」(民87-民88年)。由於「軍公教福利品中心」曾租借達22年之久,是軍公教族群民生消費的重要場所,一般的斗六民眾或雲林縣民,直覺的認知這裡就是「軍公教福利品中心」,而對「行啟紀念館」的歷史背景是沒有感覺的。 

斗六行啟紀念館」,日治時期正名為「記念公館」(記念為日文,同華文「紀念」)。館身建築呈「-」字型,格局簡單方正,中間主入口為二樓洋館,左右翼為日本間所構成。平面採左長右短的不對稱配置左右翼屋頂採高挑式,為典型集會用途的設計。主結構為承重磚牆與木桁架,民國64年(1975年)租借「軍公教福利品中心」時,洋館二樓樓版與樑柱改為鋼筋混凝土(RC)木樓梯改為鐵梯,但形制與外觀均保持良好。 

主樓(洋館)中央山牆上,銜有「公」字圖案與大量水平與垂直的收分線條,組成中央正面裝飾,高挑的門廊(玄關),充滿公家機關的氣勢中央門廊簷牆上仍留有公家機關名銜的殘跡 

由於斗六「行啟紀念館」係設定為集會等公共用途,窗型均採大面積的長條窗(1:2.5通風與採光極佳(另一種說法是,其作用可監控與防止抗日的不法集會)磚砌的窗台,均砌成防雨水侵入的是設計,是十分精巧的工法。中央主樓為鬼瓦屋頂形式採四披水,左右翼則採三披水,屋頂簷下外牆有「日」字意象的磚貼裝飾。屋後仍保留「軍公教福利品中心」時期所搭蓋採光罩做為通廊,使全館動線便捷 

921大地震(1999年),「記念公館」結構嚴重受損,列為危險建築。但卻吸引遊民寄居,在館內烹煮食物,不慎引發火警,再遭浩劫。2002年7月雲林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而隨著台灣各處的「行啟」紀念建物被拆除或改建,斗六「行啟紀念館」將持續見證日治「行啟」的歷史。2006年7月修復完工,目前尚未完成規劃啟用。 

「行啟紀念館」屬於「機十二用地」之一,週邊有中山圖書館、教師會館、舊縣議會大樓(租借國有財產局)、消防隊、救國團,後備軍人中心、國民黨縣黨部、記者之家等機關是早期政經中心。200610月雲林縣長蘇治芬,親自領軍以「機十二用地」為計劃基底-「農業首都 [] 種子公園 A WONDERFUL SEED-GARDEN」,參與營建署競爭型的計劃徵選,獲得第四名,取得中央政府四千萬的經費補助。 

有計劃,有經費,而最重要的是如何實踐理想。最不希望見到「記念公館」又變成「餐飲中心」,而失去「公共會堂」的歷史本意。 
 

                                                                   阿達碼 2006/12/16 彰化芳苑 



█ 感謝:雲林縣政府的阿淦
文化局的志謀、雲林故事人麗芳的協助,才能完成「記念公館」的書寫與歷史的閱讀,在2006年底的第一波寒流裡

█ 請參考延伸閱讀:
雲林縣文化局歷史建築斗六行啟紀念館
發現雲林斗六行啟紀念館

吳克明(1872.8.19~1937.1.10)吳景徽(1904.12.21~1978.12.24)吳克明故居
國家圖書館-歷史建築斗六國有財產局雲林辦公廳舍(斗六記念公館)調查研究計畫

幸福雲林希望月刊2006.10
Yahoo知識(香港)-點解日本天皇叫天皇?日皇的姓氏

西方資本主義影響下的台灣-日治時期的教育、社會與經濟()()()。

台灣史研究博碩士論文目錄 

備註:
裕仁太子於大正12年(1923年)4月12日從東京搭乘日本金剛號巡洋艦,4月16日抵達台灣巡視的行程:

17日-18日,總督府官邸,參拜台灣神社,巡視基隆港、基隆車站、台北車站、植物園展示台灣農產品、中央研究所、師範學校、太平公學校、台灣軍司令部、高等法院、第一中學校,台灣醫學專門學校等機關設施與展覽活動。

19日,搭火車南下視察新竹、台中。新竹車站、新竹州廳、新竹尋常高等小學、台中車站、台中州廳、台中尋常高等小學、台中水道、台中一中。

20日,視察嘉義、台南。嘉義車站、台南車站、台南州廳、北白川宮遺跡、南門尋常高等小學、台南孔廟、台南師範、台南第一公學校、台南一中。

21-22日,視察安平、高雄並前往屏東遊覽。台南安平新生地、台南製鹽會社鹽田、鹽水養殖場、台灣步兵第二聯隊、高雄車站、高雄州廳、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高雄碼頭、屏東車站、台灣製糖株式會社阿猴工場、高雄猴山(裕仁離台後,第二天地方立即改名為壽山,4月29日為裕仁生日,向裕仁祝壽)登山、高雄港。

23日,從高雄港出發前往澎湖馬公,當天即再由馬公港啟航,返抵基隆港。

24日-26日,行程均集中在台北地區活動,基隆重砲兵大隊、博物館、全島學校聯合運動大會、草山溫泉、北投溫泉、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專賣局、台北第一女高、武德殿、台北第三女高、台灣體育協會陸上競技大會。

27日,從台北車站搭火車抵達基隆,經基隆港返回日本。
(整理自「日本皇太子裕仁行啟台灣日記」,盧基詮譯,民74年,成文出版社)


    [記念公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建議畫面調整為 800X600 解析度,瀏覽本網頁請按 F11 全螢幕功能鍵,以達到最好的瀏覽效果※

The Workshop Since: 1999/04/01
  Web Work Station Since :2002/06/13   Update:2006/12/16
  ©Copyright 2002,2003,2004,2005,2006 - Adama  Shih Workshop
Send comments and questions about this Web  to: E-Mail
: Adama Shih 
網頁版權所有: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